謝危隱姓埋名20年,籌謀的是推翻朝廷、滅掉薛家的大事,除了周密籌劃,還需要大筆的銀錢。
雖然他貴為太子太師,但光憑朝廷給的俸祿,顯然完成不了養軍隊的大事。
而呂顯,便是謝危收在麾下,專門負責賺錢的財神。
但是,謝危未必是《寧安如夢》中最有錢的人,因為姜雪寧的同伴尤芳吟,是一位不輸給呂顯的賺錢高手。
今天就來聊聊,謝危和姜雪寧,誰更有錢?
劇版有些弱化了尤芳吟的實力,讓她靠著呂顯的求親,才擺脫了清遠伯府的壓榨。
而原著中,尤芳吟住進監牢后,意識到離開清遠伯府的最好方法,是嫁人。
于是,尤芳吟找任為志談購買任氏鹽場的銀股時,同時提出,讓任為志娶她。
她跟任為志坦誠了自己的處境,商量好假成親,等她到了蜀地后,便與任為志和離,從此成為自由身。
正好,任為志的父母已經不在了,他的婚事完全由自己說了算。
就這樣, 尤芳吟風風光光地從清遠伯府出了閣,來到蜀中,打理任氏鹽場的人情世故和經營往來。
尤芳吟漸漸洗去了在伯府時的怯懦,看起來大氣練達了不少。
眼見卓筒井能將廢掉的鹽井重新啟用,很多鹽場老闆都想來分一杯羹。
尤芳吟和任為志將計就計,提出愿意與各鹽場老闆共享卓筒井的技術,只需各鹽場將接下來5年的半成利潤作為分紅,付給任氏鹽場。
就這樣,任氏鹽場的銀股價格瘋漲,還能在接下來5年內,獲得源源不斷的資金。
不過,僅憑任氏鹽場,并不能讓姜雪寧的財富超過謝危。
等到長公主去韃靼和親后,姜雪寧也來了蜀中,和尤芳吟一起做生意。
她們將富余的銀錢投去了江南一帶,或投給來往南北兩地的商船,還吞并了揚州的一些中小鹽商,甚至還進入了生絲和布匹的行當。
她們手里的財富越來越多, 在各大錢莊存了幾十萬兩銀子,還一直往燕臨所在的璜州運錢,讓燕臨有錢養私兵。
姜雪寧之所以會資助燕臨,是想請燕臨在關鍵時刻率兵打進韃靼王庭,救回長公主。
2年后,懷了身孕的長公主,向京城傳回求救信,但皇帝卻回復,讓她自己了斷。
姜雪寧急了,與謝危合作,假傳圣旨,派燕臨去邊關領兵,攻打韃靼。
經過多年歷練,燕臨已經成了少年將軍,順利拿下領兵之權。
但朝廷不給糧草輜重,這仗也沒法打。
關鍵時刻,呂顯、尤芳吟和任為志聚集了手中能調動的銀錢,籌集了充足的糧草,送到邊關。
這才讓燕臨勢如破竹地攻破韃靼,救回了長公主。
可以說,這一仗,無論缺了呂顯還是尤芳吟,都不能贏得這麼漂亮!
當然,謝危和呂顯積累的時間更久,生意版圖遍布各行各業,所以資金更加雄厚。
當尤芳吟的印信被周寅之搶走,賬上幾十萬兩銀子被周寅之獻給朝廷后,謝危和燕臨的軍隊主要依靠呂顯的資金來支持。
好在,後來姜雪寧重整生意,又將生意人脈重新運轉了起來。
後來,她和謝危成婚后,謝危事事都聽姜雪寧的。
他倆的兒子謝添曾說,「別人都聽爹爹的,爹爹聽娘親的,所以娘親更厲害。」
按這個邏輯推理, 呂顯的錢是給謝危賺的,謝危的錢都是姜雪寧的,姜雪寧的錢,還是她自己的,還是姜雪寧最有錢啊!
其實,尤芳吟和姜雪寧做生意的情節很振奮人心,也讓我們看到了女子的智慧、力量和相互扶持的動人友情。
可惜的是,劇中刪掉了姜雪寧操縱銀股的事,希望能保留她獨自去蜀中,化身干練女老闆的情節吧~
畢竟,這才是女孩子們該明白的,男人再有錢,再會賺錢,女孩還是得自己能賺錢才行。
這樣兩個人的錢放在一處,才叫強強聯合!
未獲許可,不得轉載。 如有侵權,檢舉並承擔法律責任。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