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向風而行》江韜的結局看似完美,卻不經典,奢望「小丑」的出現

《向風而行》江韜的結局看似完美,卻不經典,奢望「小丑」的出現
2023/01/11
2023/01/11

「所謂的正與邪,并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正的做法比較溫和,而邪的做法比較偏激罷了,在絕對利益的驅使下,他們之間可反目,亦可聯合。」摘自網絡小說家忘語的《凡人修仙傳》。

這句話在很大程度上詮釋了我對《向風而行》中,江韜這一角色的認可與欣賞。

雖然我對《向風而行》第34集中,林一成的反水與背叛感到「不齒」。

但也承認《向風而行》對江韜的處理,算得上是恰到好處。

如今的社會戾氣太重,內卷與躺平隨處可見。

或許江韜的倒下,能給那些喪失信心的年輕人一點點希望與動力。

至少他們可以期待總會有人站出來,犧牲一切只求真相與公平。

《向風而行》的第35集,算是江韜這位唯一反派角色的謝幕表演。

在面對被自己最信任的人出賣這個事實時,他表現的波瀾不驚,他表現的早有準備。

就像是早就預料到會有今天一樣,江韜這一段違反常理的舉動。

不僅讓自己溫和的下台,更在一定程度上為程霄母女和解提供了條件,為顧南亭接受程霄提供了動力。

不得不說,像江韜這樣的反派真是不太多見。

與其說他是反派,不如說他是一個偶爾犯了錯、走錯路的老人家。

他擁有太多的榮譽與資歷,可以讓他不那麼狼狽的離開。

他用一種太過坦然的姿態,來面對自己的錯誤與該受到的懲罰。

這樣的反派太過完美,完美到讓人感到有些不太真實。

或許是因為「正能量」可以壓倒一切「牛鬼蛇神」吧。

我已太久沒有在影視作品中,看到所謂的窮兇極惡大反派了。

幾乎所有的反派皆是如此。

無論前半程你有多麼的邪惡與兇殘,在面對大結局時,都會變得溫順、柔軟,甚至有些不思進取。

誠然,幾千年的文化浸潤,讓我們在骨子里印上了邪不勝正的思想。

無論多邪惡、多兇殘的人,都會被正義所感化,都會為自己所犯之錯感到悔恨并追悔莫及。

這樣的惡人、這樣的反派,無可厚非是完美的,是具有正面意義的。

甚至在像劉鈞這樣的優秀演員演繹之下,能讓我們在惡中看到善,在丑中看到美。

如果有人說江韜這個角色塑造的不好、不完美,我是不同意、不認可的。

如果有人說江韜這個角色結局不夠完美,我是不認可、不同意的。

在有邊界與圍籬的情況下,劉鈞對江韜的理解與詮釋,不可謂不完美。

即便最后的他成為了另一種善的代表,但他留在我心中的印象,依舊是之前那個「陰險」的小丑形象。

可是,雖然江韜這個角色足夠完美,但他卻并非是經典。

他或許完成了陰險小丑形象的演繹,但卻并遠未達到那個經典「小丑」角色的程度。

那個「小丑」,是一個每當他出現,都會讓「蝙蝠俠」這個正派主角黯然失色的反派。

他沒有完美的結局,也沒有高尚的情操。

他是邪惡、丑陋、瘋狂、危險、可怕的化身,他是一個自始至終都毫無善念于心的存在。

他才是無可挑剔的反派,他才是永遠的惡人,他才是反派中的經典。

一個沒有「正能量」,一個沒有「善念」,一個讓正義暗淡無光的存在。

不可否認,「小丑」這樣一個反派角色的成功,與其扮演者希斯·萊杰的表現密不可分。

但也得益于《蝙蝠俠:黑暗騎士》的劇本,對這個角色做出了如此開放式的設定。

雖然我不奢求或強求《向風而行》能像《蝙蝠俠:黑暗騎士》那樣,為我們帶來一個喪心病狂的江韜。

而且前期的江韜,在這種環境與劇本條件下,已經表現的非常出彩、非常有吸引力了。

但作為一名喜歡觀劇、觀影的普通觀眾,每當一個反派鞠躬下台之時,我總會有對這些角色產些些許的遺憾與不舍。

比起那些光輝四射的正義主角,他們被束縛、被禁錮的太久太久了。

當一部藝術作品中善被無限放大,而惡被盡力壓制之后。

就像那本該保持平衡的天平失去平衡一樣,雖然對一方是完美的,卻未必是雙方都認可的經典。

《向風而行》中江韜的故事結束了,卻并不意味反派的故事結束了。

也許有一天,我們會在另一個《向風而行》中,看到那個能被稱為經典的反派出現。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