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庭在裝修時,想要餐邊柜,但又擔心設置之后使用率低,所以總會對于是否要設置餐邊柜產生猶豫,簡要介紹幾種在家庭空間中較常使用的餐邊柜+其它功能柜體的「多元化」款式,通過拓展它的功能性達到降低閑置率的狀況,建議及觀點:
1.餐邊柜+鞋柜
餐邊柜和鞋柜的「結合體」對于餐廳靠近入戶門的戶型較為實用,滿足餐廳使用的同時也可兼顧入戶區的功能需求,它們的結合方式多有 「上、下式」和 「左、右式」兩種:
■ 「上、下式」,餐邊柜在 「上」,是站立拿取物品較適合的高度,鞋柜在 「下」,是坐著換鞋時較適合拿取鞋子的高度,使用方便;
■ 「左、右式」,鞋柜在 靠近入戶門的一側,餐邊柜在 「里側」,出、入戶時及餐廳區使用都較方便;二者在 或款式, 或飾面材質, 或飾面顏色等方面有一定的差異性;
▲餐邊柜+鞋柜的「左、右式」,鞋柜在靠近入戶門一側
兩種方式 不同的是 「上、下式」中的鞋柜受到高度的限制,只能設置成矮柜,而 「左、右式」中,因為鞋柜占有相對獨立的區域,所以它的高度可選尺寸范圍較大,可設置的樣式較多,在面積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加入衣服、包包等的收納區,讓出、入戶更便利……根據家庭成員生活習慣、對餐邊柜、鞋柜各自的功能需求、家庭成員喜好、「結合柜」可使用面積等選擇。
2.餐邊柜+酒柜
酒柜和餐邊柜都是會設置在餐廳,但對于很多家庭而言又都是使用頻率較低的柜體種類,將它們結合設置, 利用機率的提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它的使用率;餐邊柜和酒柜的結合方式常有 「上、下式」、 「左、右式」、以及 「中間+兩側式」三種:
■ 「上、下式」,酒柜在 「上」,餐邊柜在 「下」,方便使用;酒柜與餐邊柜的長度相等或不等皆可,根據功能需求確定;
■ 「左、右式」,餐邊柜和酒柜的 「左」、「右」分布排序確定根據家庭成員使用習慣、與餐桌的「就近原則」選擇;
■ 「中間+兩側式」,一般 「兩側」是相同的使用功能, 「中間」部分是另一種使用功能,根據功能需求、家庭成員使用習慣等確定餐邊柜和酒柜的具體分布情況;
三種方式 不同的是 「中間+兩側式」所需面積相對較大,其余兩種所需面積可以相對較小,根據家庭成員喜好、設置位置面積、家庭功能需求等選擇。
3.餐邊柜+書柜
餐邊柜和書柜的結合,會把書房帶進餐廳,讓餐廳在就餐時間段之外的「閑暇時」也能有使用價值,充分利用空間,豐富家庭的功能區種類,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沒有獨立書房的缺失;餐邊柜和書柜的結合方式常有 「分明式」和 「混合式」兩種:
■ 「分明式」,餐邊柜和書柜 或是以「上、下」, 或是以「左、右」, 亦或是以「中間+兩側」的形式組合,有各自相對獨立的區域,在 或款式, 或飾面材質, 或飾面顏色等方面有一定的差異性;但 餐廳會較明確的擁有兩重身份,書房會像是「外來客」,打擾著餐廳的「純粹」,增添了些累贅之意;
■ 「混合式」,餐邊柜和書柜 沒有「界線」,而是讓 一個柜體或 完全相同的「一組」柜體「負擔」兩種功能需求,書籍或其它需要收納在書柜中的物品和餐具、杯具等需要收納在餐邊柜中的物品混合擺放, 不做具體的區域指定; 書房和餐廳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態,空間毫無拼湊痕跡;
兩種方式 不同的是, 「分明式」中的餐邊柜和書柜不會互相干擾,秩序分明; 「混合式」柜體使用起來更「自由」,不必局限于只使用固定區域,可根據功能所需「占用」柜體面積,但由于物品的混合擺放也易給空間帶來混亂感,考慮在內……根據功能需求、家庭成員喜好、想要營造的空間效果等選擇。
4.餐邊柜+西廚
在餐廳設置西廚, 餐邊柜或是以吊柜的形式存在于西廚中,在或款式,或飾面材質,或飾面顏色等方面與西廚其它部分有一定的差異性; 或是直接從西廚中劃分出一定的面積作為餐邊柜使用,更省事……根據 家庭成員喜好、想要營造的空間效果等選擇。
注意事項:
餐邊柜與其它功能的柜體「結合」設置時,我認為「總柜體」深度要注意應盡量兼顧各不同功能柜體的較適合深度,以下是不同功能柜體一般情況下較適用深度尺寸參考,具體根據使用舒適度考慮:
「定制型」餐邊柜一般在300~600mm左右;鞋柜一般在350mm左右,不易低于145mm左右,帶鞋盒收納時在380~400mm左右;酒柜一般在400mm左右;書柜一般在300mm左右。
以上是我對于餐邊柜和其它功能柜「結合」的建議及觀點, 根據 家庭功能需求、 家庭成員喜好、 餐廳所處位置、 餐廳區面積(考慮柜體的厚度選擇與餐廳區面積的關聯性) 等選擇餐邊柜與哪種功能柜「結合」,選到適合的款式,再也不用為餐邊柜的使用率糾結了
未獲許可,不得轉載。 如有侵權,檢舉並承擔法律責任。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