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退休嗎?
對于這個問題,我相信絕大多數年輕人的回答都是肯定答案。很多年輕人甚至表示,如果能夠選擇,他們希望現在就退休,永遠也不工作。
不過,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這只是一個美好的白日夢,做完了夢還要繼續回歸工作,為三餐四處奔波忙碌。
然而,在上海,有一對夫妻就將這種生活搬進了現實,他們提前過上了年輕人夢寐以求的退休生活。
和很多年輕人不一樣,這對夫妻已經可以說是小有成就。 他們在上海這樣寸土寸金的地方擁有兩套房產,自己住一套,租出去一套,每個月光租金就進賬一萬塊,比很多人一個月的工資都高。
此外, 夫妻倆還有520萬元的存款,通過對存款進行理財, 他們每個月還額外有1.6萬塊的收入。這樣一來,即使夫妻倆選擇退休,他們每個月仍然能夠有一萬四的收入,這聽起來是不是很讓人羨慕?
不過,這個家的日常開銷也不少。首先,他們家請了一位保姆阿姨, 每個月要支出3萬塊的請保姆費用。
二人還育有一個女兒,加上老人和兩只貓, 一家四口的生活費用也要3萬塊錢。
也就是說,夫妻倆一個月的收入和支出完全相抵,基本上沒有結余。而且,這還是沒有什麼意外發生的情況。如果有人生病或是要隨份子,可能每個月的支出就要更多。
有人不禁發出疑問:僅靠520萬存款,就真的能夠躺平20年嗎?
其實,夫妻倆也同樣產生過這樣的擔憂。但是在夫妻倆看來,相對于拼命賺錢,陪伴父母和孩子,讓生活慢下來,對他們來說更加重要。
事實上,筆者認為,網友的擔心是不必要的。雖然夫妻二人現在并沒有工作,但是也不代表他們喪失了工作的能力。
況且,自媒體工作本身也是一種工作,這也會給他們帶來額外的關注和收入。
此外,夫妻二人的固定資產相對來說已經超越了很多普通人。如果過得節省一些,躺平二十年應該不成問題。
節省,在過去是一種美德,在現在卻成了一種時髦。在現代社會,它有了一個全新的名字,叫做「低欲望生活」或是「極簡生活」。
隨便點開某短視訊平台或是某某書搜索低欲望生活或是極簡生活,都會跳轉出來很多結果。
你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追求低欲望生活,他們把自己的生活簡單化,砍掉不必要的欲望,讓自己用最少的錢過最愜意的生活。
他們可以隨便對付十塊錢以內的午餐,也可以一年也不買一件衣服。但是他們卻愿意花幾千塊去旅行,走走停停,獲得心靈上的凈化。
除此之外,網絡上到處都是「 挑戰一天只花20塊錢攢錢買房」的視訊,與此同時, 像上海那對夫妻選擇躺平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
他們從大城市回到小城市,放棄所謂的高薪工作,重新過上了一種寧靜的生活。
由此可見,低欲望已經成了社會年輕人生活的常態。這種心態往往會產生兩種極端的表現,第一種就是拼命賺錢,拼命省錢,直到能夠攢錢買房或是存夠養老錢。
第二種則是直接躺平,壓縮生活欲望,不再努力賺錢,只要生活過得去就可以。
事實上,這兩種生活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其實卻擁有共同的目的,那就是讓自己能夠活得舒服一點。有的人選擇先苦后甜,有的人選擇先甜了再說。
在日本,低欲望社會已經比中國早一步來臨。低欲望生活理念不僅僅體現在經濟問題上,還體現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2019年,日本官方機構曾經對日本當代年輕人進行過一次調查。
結果顯示 ,在15~39歲這個年齡段,41.2%的男性和31.1%的女性表示他們對生活已經失去了欲望,沒什麼想要的東西,也沒有什麼想要實現的目標。
此外,日本的年輕人對戀愛和婚姻也失去了興趣,就更不要提生育的問題。因此,日本的低生育率和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日本經濟更是深陷泥潭。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低欲望生活或是極簡生活理念并不是年輕人的主動選擇,而是一種被逼無奈。
哪怕是在前幾年,中國人的消費觀念也仍然還在「買買買」中不斷膨脹。也正是因為如此,電商直播才會越來越火熱。
但是疫情以來,電商從業者們發現這行已經越來越難做了,除了商品品質,消費者還更關心商品價格,人們寧愿買便宜的東西,也不愿意再進行大額消費。
這并不是一個值得欣喜的現象。
當人的消費水平無法滿足自己的消費欲望時會發生什麼?有的人選擇提前透支,用信用卡和花唄為自己不斷膨脹的欲望買單。但是當每個月的還款壓力催逼而來的時候,人們又當如何?
因此,為了平衡消費欲望和自己的真實消費水平,年輕人開始選擇低欲望生活。
如今,這個群體越來越龐大,成了社會中一個特別的群體。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低欲望生活理念是年輕人為了達成內心平衡而不得不尋求的一種選擇。
其被動壓迫自己內心的欲望,不如主動降低自己內心的需求。
隨著這個群體越來越龐大,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這個群體中找到了歸屬感。他們不再是孤立的個體,他們在社會中找到了同伴,正因如此,現在的年輕人才能頂住社會主流價值取向給他們帶來的壓力。
所以 ,越越多的年輕人選擇躺平,裸辭旅行,提前退休。其實,不是他們不努力,而是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心理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韓裔哲學家韓秉哲認為,當代社會之所以盛產抑郁癥患者和厭世者,是因為當代社會已經成為了一個不斷鼓勵人們向前的功績社會。人們生活在一種鼓吹「能夠」的積極氛圍中,但事實上,「不能夠」的事情太多了。
就像余華所說,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已經不是那個只要靠努力就能成功的時代了。
如果能夠選擇,絕大多數年輕人也不想這樣生活。他們現在所選擇的「慢生活」「低欲望生活」,其實就是在和社會的「快」和「不斷膨脹的欲望」做對抗。
因此,我們要給予年輕人多一些理解,少一點指責,每個時代的人都有自己的苦,給予他人多一分關懷,其實也是一種對自己的寬容和善良。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