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 延禧攻略》《甄嬛傳》,我更喜歡《如懿傳》里對于感情的演繹。
無論是如懿,或是高貴妃,亦或是惢心,他們內心其實都有執念,有人愛而不能為,有人有情人終成眷屬。那種糾葛與牽扯,才推動整部劇走入[高·潮]。
在《如懿傳》里,惢心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角色。她明知李玉對她有情,卻偷偷喜歡江太醫,但收下李玉送的絨花。
而且在她大婚那日,當李玉說,京郊有50畝良田,是我送給你們的賀禮時,惢心也輕松并感激地收下了這份厚禮。
明明喜歡江太醫,卻從不拒絕李玉的情意,為什麼?
惢心其實是一個有著堅定信念和主見的女子。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并且不為外界所動搖。
在感情方面,她深愛著江太醫,而對于李玉,她同樣把這份情意看得很重要。
李玉當時是皇上身邊的太監,而惢心的主子是如懿,是皇上小時的青梅竹馬,也是後來的皇后。
都說伴君如伴虎,惢心也深知這一點。李玉和她是同鄉,李玉對她的情意她也早就看出來了。
在如懿遭高貴妃刁難時,是惢心去求見皇上,又是李玉冒著被懲罰的風險,讓惢心求來了皇上做主。
作為如懿身邊的貼身丫鬟,惢心一心為了主子,她知道,如懿要想往上走,身邊必然要有幾個可以幫襯她的人。
而李玉作為皇上身邊的跟班,他是能直接接觸皇上的。皇上的決定,他的喜怒哀樂,李玉都比如懿要了解。
有這樣一個愿意幫如懿的人出現,惢心肯定是不可能直接拒絕的。無論是從情意上,還是從理性上,拒絕李玉對自己的熱情,無疑也是給如懿樹立了一個對手。
因此,惢心不愿意那麼干。
但是,惢心也不能讓李玉誤會。當李玉送來絨花時,他說:絨花意味著榮華高升。他從內心是希望惢心能榮華的。
惢心思慮了幾秒,便開心地接下了絨花。但是當李玉要給她帶上時,她卻覺得不太合適,于是便委婉拒絕了。
絨花雖然好看,但并不貴重,惢心收下絨花,也是收下了這份情意,當然,無關愛情。
就像惢心對李玉說的,我們是共患難的情意。如此,這份情意其實已經是深厚的友情了。
惢心收下絨花自己戴上后,李玉是滿心歡喜的。
但李玉那時并沒有坦白自己的情意,畢竟,他是太監。在宮里,宮女嫁給太監,從某一方面來說對她們來說是一種不幸。
收下李玉的絨花,不過是惢心珍惜這份情分。而後來,李玉再次送惢心玉簪 時,惢心則說:這禮物太貴重了,我承受不起。
很明顯,惢心知道她與李玉之間是不可能的。而在兩人聊天時,李玉也知道了,惢心其實是向往有孩子,有家庭的。而他給不了,因此,即便他再愛惢心,也只能把這份情感藏在心里。
惢心也明白,她自己雖然喜歡江太醫,但她并不想傷害李玉。李玉對她的好,她都記在心里。
在宮里,因為有了李玉的幫襯,如懿才有了更多的助力。
惢心後來為了救如懿,不惜被人陷害,還傷到了腿。江太醫二話沒說,在如懿面前直接求娶了惢心。
面對江太醫的勇敢與熱忱,惢心放下了自己內心的自卑。如懿為他們兩個,辦了一場盛大的婚禮。
李玉也來了,在婚禮上,李玉說:如果你嫁給我,這50畝良田就是娶你的彩禮,如今你嫁給了江太醫,這50畝良田就是我送給你的賀禮。
惢心看向江太醫,收下了50畝良田。
良田比起那玉簪 更貴重,為何此時惢心卻收下了這份厚禮?
李玉,惢心,江太醫三個人,他們都是同鄉,都心存良善。只不過惢心她喜歡江太醫是事實,但面對李玉,她無論如何都不愿意他的真情被辜負。
收下良田,即是對他們兩人的情感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惢心明白,收下這份厚禮,才是對李玉最好的回報。
惢心的坦誠,李玉的善良,讓他們三個的情感得到了升華。
有人說:「一部好的作品之所以為經典,不是因為它技巧多高超,而是它能撞擊到每一個人的心靈。」
再次看《如懿傳》,被惢心結婚的這一幕徹底俘獲了。
惢心經歷了風雨,最后愛情和友情雙豐收,沒有哪個女子不羨慕啊。
惢心為什麼最終能兩全?
除了她自身的善良與坦誠,更有她內心的堅定。她一直都清楚自己要什麼,哪些她可以有,哪些她可以沒有。
正是有了那份堅定與善良,從而讓她的人生越來越完整。
未獲許可,不得轉載。 如有侵權,檢舉並承擔法律責任。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