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對于大多人中國人來說,不只是了為抵抗通脹,更是一種對安定生活的渴望追求。「有房才有家」,擁有完全屬于自己的空間,才更有追逐生活幸福感的動力。
不過現在買一套房子對于普通家庭來說并不容易,除了價格,還有很多因素要考慮,比如位置、朝向、周邊生活配套、交通等等,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樓層。
以前圈子里流行一句話「再窮不買一樓,再傻不買頂樓」,雖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有失偏頗,但也從側面證實了樓層選擇的重要性。而且現在的樓盤種類還不少,有樓梯房、電梯房,小高層、超高層,那麼買房的時候選哪一層比較好呢?
建議大家:不管一幢樓有多高,首選這4個樓層,這可是業內公認的黃金樓層!
一、中間層
很多中介或自媒體喜歡吹一樓或頂樓的優勢,其實那只是博眼球吸引流量而已。如果樓層可以隨便選的話,中間層肯定是大多數人的選擇。
一般來說,中間層就是指總層高÷2+1的樓層,比如34層的房子就可以選18樓。跟其它的樓層相比,中間層一般光線充足,通風完美,白天室內采光良好,曬衣服也很方便,冬天也比較暖和,不會像低樓層那樣陰暗濕冷。
夏天的時候也不會像頂樓一樣太熱,雖然說現在有空調,但是室內太熱,空調耗電量肯定也大大提升啊。在保溫這一塊,中間導可以說是冬暖夏涼,最適宜人們居住。
而且很多小高層的中間層,正好位于小區內的綠植樹冠高度,可以直接呼吸到植物釋放出來的氧離子,就像一個天然氧吧。
除此之外,中間樓層的房子性價比也很高,因為再往上房子的價格更貴成本也高,中間層保值率高,不想住的話轉二手也更容易出手。
二、次頂層
很多人吹頂層視野好,不用擔心樓上有「熊孩子」圖個清凈,事實上不管現在的房子頂層防水隔熱做得多麼好,漏水的機率肯定比其它樓層要高,因為房子久了還存在「沉降」以及防水失效的問題。
次頂層就不存這些問題了,所以被很多人稱為「鳳凰層」。次頂層既具備頂層的采光通風和視野好的優勢,又避免了頂層頂層冬冷夏熱和雨天漏水的致命缺陷。同時也具備不錯的私密性,蚊蟲噪音少,很多小高層的次頂層價格都是一棟樓中最高的。
值得一提的,并不是所有的頂層都不值得入手,如果是頂樓復式,或者帶露台或閣樓的話,那也相當于住在次頂層,也是非常搶手的樓層。
三、被誤導的「揚灰層」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網上傳言說高層建筑的9~11層是揚灰層,意思是這個高度是灰塵霧霾最嚴重的位置,污染物密度最高,如果買這幾層的話,那天天都要吃灰了!
事實上這個說法早已被證實是謠言,因為10層左右的高度大概是3、40米,而這個高度位置的空氣是流動的,灰塵霧霾根本不可能停留。而且現在的空氣質量越來越好,有些樓盤甚至還標配新風系統,根本不用擔心空氣質量這個問題。
相比所謂的揚灰層空氣質量問題,室內的甲醛等有害物質才是更值得重視的。而除甲醛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通風除味了,中間層的通風要比低層好很多。
很多不知道的,有不少樓層這幾層的房子反而經常不對外出售,而是留給內部人員消化,這也從側面證實了「揚灰層」其實也是黃金樓層。
四、洋房的一層
一樓的房子最大優點就是出行方便,特別適合老人或小孩的家庭,尤其是一樓帶院子的房子,滿足很多人私家花園的夢想,所以很受追捧。
但是高層帶花園的一樓不建議買,因為居住的人口太多,很難保證樓上鄰居的素質,存在高空拋物的安全風險,而且很難追查到責任人。尤其是存在產權糾紛的一樓院子,即使拿到了院子的使用權,費錢費力改造的花園,難免會被別人眼紅,每天起來撿垃圾會讓人崩潰。
相反,如果洋房帶花園的一層,那就是「黃金樓層」了!因為洋房帶花園的一層不存在安全隱患,有些還會贈送車庫。家里的老人可以在院子里種花種菜,樓層少樓下樓下鄰居關系也比較融洽,孩子們還可以一起在花園里玩耍。
當然,一樓也有缺點,最大的困擾可能就是夏天蚊蟲多,其它像下水、防潮等問題,新小區一般都有地下車庫和獨立下水,不會影響日常生活。
未獲許可,不得轉載。 如有侵權,檢舉並承擔法律責任。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