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二刷《如懿傳》,發現了一位很有意思也很值得細品的人物角色,她就是純貴妃。
純貴妃,是電視劇《如懿傳》里乾隆帝之妃,原名蘇綠筠,漢軍旗出身,家世平平。
乾隆還是親王時期,先帝雍正看蘇綠筠面相,覺得是個好生養的面相,就賜給了乾隆做了侍妾。也確實好生養,後來純貴妃育有皇三子永璋,皇六子永瑢,皇四女璟妍。
子嗣充裕,本身就是最好的一張底牌。就連一向挑剔的太后,也贊嘆純貴妃有福氣,兒女雙全。
按理說,在繼任皇后的選擇上,純貴妃子嗣充裕,資歷深厚,富察皇后更是在病危前,力薦純貴妃為繼后,本來應是最有力繼后人選,為何最終落得個凄慘離場?
欲抑先揚,純貴妃既然能成為貴妃,自然是有她的處事智慧的。
讀史可以明智。我們看書也好,看歷史相關的電視劇也好,不僅僅是看劇情,封建糟粕不可取,但其中人物角色的為人處世之道值得我們細品并思考。
純貴妃的聰明之處就在于她為人處世低調不張揚。說得通俗一點就是性格不作死。安安靜靜待在那里,待上一年,五年,十年,甚至十數年,從不惹事生非。
她知道自己不得寵,所以從不主動樹敵,不得寵,意味著不被重視,也就失去了被攻擊的價值。從生存之道來講,不得寵未嘗不是一種保護色。
不要小看這一點,多少活不過兩集的角色,比如《甄嬛傳》里的夏冬春和余鶯兒還有祺嬪,就是死在了不自量力和惹是生非上。
保存實力就是最好的戰斗。我們可以說她膽小,甚至是慫,但慫能保命,就是好的。
純貴妃是善于蟄伏的人,越往后看越發現,她不是沒有野心的人,只是當下的時機不利于自己,她就蟄伏不動,待自己漸漸壯大起來,野心的種子再開始蓬勃生長。
2
那麼光靠這條處世之道雖然可以過得平穩,但僅憑這個就想登上后座,顯然是不夠的。
純貴妃的悲劇,來源于她沒有智慧,目光短淺。
純貴妃不是一個有主見的人。沒有主見,就意味著沒有判斷力和思辨能力。這才是她做下種種蠢事并無緣后位的原因。
所有的悲劇都不是一天釀成的。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
純貴妃特別單純,一點不像在宮中浮沉數十年的人。哪怕是《甄嬛傳》里的齊妃,齊妃再蠢,都知道宮中人心險惡,人人各自為營,見不得別人好。
而在純貴妃這里,似乎只要是和她交好的人,就永遠都是好人,永遠不會害她。善良的如懿真心待她,她怕如懿和她搶后位,刻意疏遠之;口蜜腹劍的嘉貴妃利用她捧殺她,就因為幾句膚淺的好話,純貴妃就以為嘉貴妃和自己交好。
最慘的是,愉妃海蘭曾經確實和純貴妃是盟友,但純貴妃對時局沒有任何思辨能力,海蘭說什麼信什麼,最終走進了海蘭布置的陷阱里。
當時富察皇后薨逝,空出的皇后之位被數雙充滿欲望的眼睛盯著。黑化了的海蘭設了圈套給純貴妃。
海蘭聽到三阿哥要去太醫院拿藥,自己借口要帶自己家的五阿哥看病,也去了太醫院,遠遠看到三阿哥走來,拉著五阿哥,故意說到:「永琪,你可萬萬記得,(在葬禮上)千萬不能哭,知道嗎?你如果可以鎮定自若,你皇阿瑪會對你另眼相看。因為你是眾多流涕者當中唯一保持清醒的一個,能夠有機會成為太子的阿哥。」
三阿哥正中圈套,聽完回去就原封不動地告訴自己的母親純貴妃。到這里,其實換個聰明人,已經識破了海蘭的詭計了,可是純貴妃,她對這件事沒有絲毫的疑心,想都不想,立刻讓三阿哥照著海蘭說的去做。
結果可想而知,三阿哥在富察皇后的葬禮上沒有表現出悲傷之情,皇上大怒,剝奪三阿哥繼位的權利,甚至當著后宮所有嬪妃的面踹了純貴妃一腳,斥責她教子無方,斥責她癡心妄想當皇后,從此,依靠著子嗣的優勢,好不容易掙來的前途,就此作廢,郁郁而終。
此次事件之前,警鐘已經敲響過,只是純貴妃沒有察覺。
如懿說過,富察皇后薨逝后,皇上在眾人面前終日悶悶不樂,一副痛切緬懷的樣子,朝廷上有個大臣哭得不夠悲傷還被皇上重罰了。
可想而知,純貴妃雖然伴君數十年,但一點不懂君心,不知道皇上的心思。就好比一家公司的十幾年的資深員工,對自家老闆的心思和脾氣一無所知。
皇上本就獨斷,多疑,尤其忌諱別人揣測自己的心思,更何況是立后和立太子這樣的大事。
這個時候難道不應該更加低調,謹小慎微嗎?純貴妃自從得知自己被富察皇后舉薦后,已經飄飄然了。行為舉止越發拿捏得像個皇后的樣子,眾妃嬪對她的討好巴結她照單全收,一點沒有低調的意思。仿佛自己已經是皇后,三阿哥已經是太子。
可見,純貴妃對事沒有思辨能力,不了解人心和人性,沒有主見偏聽偏信,中了圈套,一步錯,步步錯,最終讓自己墜入泥潭,湮滅于泥潭。
再細想下來,也就因此可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沒有智慧的母親是教不出有智慧的孩子的。而純貴妃的三阿哥,就是被純貴妃愚蠢的溺愛害死了。
3
父母之愛子,必為其計之深遠。父母對孩子的愛,每走一步都是在為孩子的日后謀算,護孩子們日后的周全。
還記得純貴妃病入膏肓,扶著窗眺望她的孩子三阿哥住的地方,想再看一眼自己的孩子,最終一邊力竭倒下,一邊緩緩說著:「額娘日后不能再護著你了」,一邊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其實這一幕看著挺心酸的,純貴妃臨死前最放心不下的還是孩子。她對孩子的愛令人動容。
但也可見,純貴妃的育兒觀念是,做母親的要自己護著孩子,能護多久護多久,而不是教孩子如何面對生活的暴擊,如何自己保護自己。
何況純貴妃的智慧也不足以保護自己和孩子,還一個勁地溺愛偏袒自己的孩子。悲劇的種子早已埋下。
當初嘉貴人,生了四阿哥,海蘭勸當時還是嬪位的純嬪帶著大阿哥和三阿哥去看看嘉貴人母子,順便也能見著皇上,博個好感。
大阿哥的生母已經去世,大阿哥是養在純貴妃身邊的,但因為不是親生,純貴妃就差沒把偏心兩個字寫在臉上。所以就只帶了自己親生的三阿哥去見了皇上。
有一說一,人非圣賢,疼自己的親生骨肉,偏心自己的孩子,也不是不能理解。但是純貴妃是連面子功夫都不做的,明晃晃的偏心。
以皇上的角度來看,大阿哥和三阿哥都是自己的孩子,作為父親,自然是兩個孩子都想見,你只帶自己親生的孩子來,于公,純貴妃沒有大慈悲,于私,難道大阿哥就不該和皇上享受父子親情嗎?換句話說,純貴妃做事,沒有大格局,看問題的目光太短淺,太小家子氣。
不僅在皇上面前這樣,在太后面前,也是如此。太后可是甄嬛,上屆宮斗冠軍啊,能看不出這些小心思嗎?
富察皇后薨逝的葬禮,由純貴妃一手打理,太后對純貴妃說:「永璜(也就是大阿哥)不也幫著你在打理」?純貴妃聽了,立刻說到:「永璜雖然年長,但也未曾經歷過這樣的事情,還是有些毛躁,倒是臣妾的永璋(也就是三阿哥)倒還穩重」 。
生怕自家兒子被別人搶了風頭,半刻忍耐不得,經歷過大風大浪的甄嬛,早就看得透透的。
護子而不育子,等于害子。
所以因果相連,正是因為前期的種種不聰明之舉,所以皇上看到三阿哥在富察皇后葬禮上不流露悲傷,蓄積已久的不滿和憤怒,一下子爆發,不可挽回。
格局小,目光短,看問題浮于表面,沒有主見和判斷力。非但不能給與孩子庇護,也把自己的好感和后路敗得干干凈凈。
所以純貴妃這一角色,既有身為人母的溫暖,也有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無奈,感謝這一角色,讓廣大的女性觀眾,學到了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