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才2集就收視第一,劉亦菲令觀眾成功入坑,湖南衛視又拿到了王牌

才2集就收視第一,劉亦菲令觀眾成功入坑,湖南衛視又拿到了王牌
2023/02/27
2023/02/27

各位「陽康」的兄弟姐妹,你們康復到哪一步了。

經歷了「高燒反復」、「吞刀子」,還是經歷了「深夜狂咳」夜不能寐?

不管是哪一步,你都不孤獨。因為這些,我都經歷過。

最難受的不是病痛,而是那種忽然失去了人生掌控的無力感。

而在終于漸漸康復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麼?

會不會和我一樣,都是自然、恬靜、藍天、白云、駿馬、仙女……

對于一個生病前就總幻想來到人間仙境,感受歲月靜好的打工人社畜來說。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在片單中找解藥。

那如果在這樣的世外桃源中,還有一個劉亦菲呢?

對于很多80、90年代的觀眾來說,劉亦菲稱得上是一個標志性的偶像。

2003年,李亦非憑借王語嫣一角,一下就站在了當紅演員行列。

之后,劉亦菲又出演了《神雕俠侶》《仙劍奇俠傳》等熱播劇。

一時間風頭無兩,成為了很多人心中的神仙姐姐。

但和現在的流量明星不同,劉亦菲沒有沉迷于武俠劇流量,而是開始走出舒適區,通過拍攝不同類型的打女作品完成突圍。

但好萊塢大制作并未必能取得成功,2022年,重回內地小屏幕的劉亦菲憑借《夢華錄》再次迎來事業高峰。

當所有人期待她乘勝追擊,沒想到不到一年,劉亦菲的新劇類型,超出所有人想象。

一部田園治愈劇。《去有風的地方》

當劉亦菲的身影出現在云南大理,觀眾沉浸在劉亦菲和美景的美麗氛圍里、看著有風小院的大媽阿媽小妞小哥們的故事、聽著舒緩優美的ost、各種貓貓狗狗的賣萌、感覺整個人被風輕撫安慰著,懶洋洋的只想一集一集慢悠悠地跟著劉亦菲飾演的許紅豆擺爛而又舒心自在著。

這樣反常規的國產劇,觀眾真愛看?確定不用安排點三角戀撞車絕戀黑化復仇之類夠刺激的「劇情」?

答案是,就這樣一部細水長流的田園劇,開播就火了。直接在2023年開年打出了一副「王炸」。

首播酷云收視率0.5,相比湖南衛視上一部劇集大結局的0.39提升了不少,而且第二集收視上升明顯,舒緩節奏沒趕走觀眾反倒吸客了,貓眼實時熱度也是電視劇榜第一。

究竟這部劇能否徹底破局,在與靳東《縱有疾風起》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一舉拿下開年「劇王」呢?

現在說為時尚早,但這麼說吧,如果你在忙碌的學習、工作中感到心神疲憊,對日復一日的壓力感到無所適從,或是剛剛從高熱的疲憊中恢復元氣,那就不如就用這部治愈神劇,拂去我們的疲倦——

《去有風的地方》,不僅可以成為你的短效安慰劑。

看進去,它或許還能成為那瓶解藥。

1、入戲:一段與主線劇情「不相干的」閨蜜情,開篇就牢牢抓住觀眾的淚腺

《去有風的地方》,講的當然就是關于女主去大理的故事。

按照都市劇強節奏的風格,是不是應該開場就拍女主置身大理,再用回憶段落反向敘述出女主到大理的理由?

但本劇卻選了一個特別的角度——上來就用一段閨蜜情故事,交代出女主去有風的地方的三大原因。

原因一:疲于奔命的假面人生。

故事開場就交代出,女主許紅豆是五星級酒店前廳部經理,從早上刷牙開始忙碌的一天,

作為一個北漂十多年的職場人,她每天重復著上班、加班與下班,對于所有搭訕和邀約笑著找理由拒絕,來不及用的年假、冰箱里過期的食品、失約的旅行計劃,都簡直像是當代萬千打工人的寫照,就是不知疲倦地燃燒著自己換取晉升。

直到吳倩飾演的閨蜜陳南星到來,她才有空想起來,自己還有這麼多人生愿望沒有完成。

如果沒有接下來的故事,她的人生大機率還會沿著原有的軌道繼續,但接下來的意外改寫了一切。

原因二:閨蜜去世。

她和閨蜜約好一起做體檢,

結果之前就身體不大對的閨蜜直接查出癌癥晚期,

接下來一段情節堪稱騙人眼淚,直接把很多觀眾哭懵了,不到半集時間,約好一起去旅行的計劃還未實現,閨蜜就已經離開人世。

劉亦菲吳倩的對手戲太有代入感了,一個舍不得,一個放心不下,尤其是許紅豆聽完南星最后的語音后這段看的我心如刀絞,現實生活中時間是從來不等人的,人生無法倒帶。

原因三:重啟人生。

閨蜜去世后,許紅豆為了麻痹自己瘋狂工作,直至將自己累進了醫院,并隨之做出了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決定,就是向酒店請了長假。

很多觀眾會感到匪夷所思,畢竟許紅豆的年齡已經不小,為了走到今天付出這麼多,這麼做好像不符合常理。但有了之前的鋪墊一切就合情合理了,人生是不會一直符合常理的。

這段劇情最精心的設計是第一集的結尾,一個小齒輪從精美的大鐘里換掉,結合女主之前的台詞,這顆壞掉的小齒輪,就像陳南星,病了、壞了,就被這個龐大的、持續運轉的機器換掉了,一切皆如往常,只有愛她的人知道鐘聲已經不一樣了。

所以許紅豆毅然趕到大理,陳南星沒有看過的風景,陳南星沒喝過的水性楊花湯,陳男星沒過過的日子,就只能由許紅豆來代替她完成了。

雖然很多人認為這個開場很慢,我反倒認為這個開場敘事效率非常高。

僅一集就呈現出兩個人物之間真摯的情感,細致交代出女主去大理的理由,陳南星的離開,被拍的克制又令人猝不及防,這種強烈的代入感,太像普通人無序的日常,既然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到底哪個先降臨,那麼把握今天就是唯一的選擇。

當觀眾受到女孩倆之間的情義,跟隨她們經歷了一場生離死別的時候,情緒被完全被牽動了,也完全入戲了。

2、再入戲:沒有強節奏、強劇情,劇集沒有死死抓住我的眼睛,卻治愈了我的心

先不講接下來的故事。

單說從第二集開始,自打許紅豆踏入了有風小院,隔著屏幕就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新鮮空氣以及逃離城市壓抑的天高云淡。

對看慣城市的鋼筋混凝土,習慣了再度人潮洶涌的捷運公交,困于工位的平凡人來說。

《去有風的地方》首先是一部旅行大片。

有風小院的木頭桌椅,石磚小路,還有臨街房屋中布滿鮮花的房檐,已經讓人感受到那種獨屬于云南小鎮的閑適感了。

隨著女主的腳步,大理美到什麼程度?

美到,每一幀都能當壁紙;美到仿佛能從屏幕中聞到大理青草的芳香。

拍出過《以家人之名》的導演,太清楚田園之美美在哪里,不在風景而在治愈,還有什麼能比小動物和大自然更治愈疲憊都市人呢?

劇中的田園風光,簡直是一幅幅動態油畫。

小馬踏青的綠色牧原,一望無際。樹林擁簇的上方,白云悠悠。

配合著適時出現的悠揚音樂,以及吹著螞蟻的劉亦菲的美顏,足以讓人心曠神怡。

小鎮的人們勤勞淳樸,這里沒有城市里的勾心斗角、精心算計。

角色之間的關系,簡單樸素。

親情,友情,愛情。碰到困難,解決困難。

總之,在某種意義上說,《去有風的地方》是一場基本不需要帶腦子,更無需帶著強劇情重負的「感官馬殺雞」。

沃野千里的田園風光有種令人平靜的慰藉力量,超級適合一個人靜靜呆著,在疲憊之余,放空自己。

這也是它治愈的第一層:一次全方位沉浸的云南大理游。

但故事的治愈還有第二層:一場心靈漫游。

從第二集開始,整部劇都透著一種歲月靜好的人間煙火氣,市井且詩意,讓人感到那種慢慢流淌的生活方式很美。

比如劇中對鄉間生活的展示就很真實又有趣。

許紅豆出門一個人遛彎,溜著溜著找不著路了,去找在馬圈忙活的謝之遙問路,低頭一腳,直踩牛糞。

謝之遙二話沒說,支一根小棍,鞋一戳,把漂亮姐姐送上馬,一手牽著馬兒和美人,一手扛著球鞋,樂哉悠哉,鄉村一日游。

在云苗村里,生活回歸了最簡單純粹的模樣,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就這麼平和真摯。從田野漫步、并肩賞洱海的浪漫,到鍋碗瓢盆結伴吃飯的小確幸,三餐四季的悠閑時光中,幸福自然而然到來。

《去有風的地方》的治愈感,當然不止來自田園風光和可愛動物。也來自其透露出的生活態度。

劇集溫馨平和,但并未完全將人間疾苦過濾。

云苗村的每一個角色,都面臨著生活的各自考驗,大理,絕非理想中的烏托邦生活。

放棄高薪回鄉創業的「村草」謝之遙的創業之路井然有序但稱不上一帆風順,連許紅豆都調侃他別強推人工景點了。

他幫謝和順談了個酒店木雕工藝品的合作,但是酒店方考慮到成本,只要一副他親自雕的,謝和順拒絕了,他想要徒弟們也有活兒干,有飯吃。

可是他最愛的徒弟謝曉夏作為一個木雕學徒,從未出過小鎮,也從未被生活教訓過,只想去上海看看,想去外面的世界闖闖。最后他給師傅留下了三行字的信,走了。

謝之遙的弟弟謝之遠,是許紅豆口中一個有味道的少年,倔脾氣,自尊心強,一心想擺脫哥哥獨立,許紅豆湊巧聽到他的糗事之后,堵著門不讓人家出去;在全村人都知道之后,帶著幾分青春期的叛逆和自尊心,跑去外面打工。

故事絲毫不回避矛盾的圍城感:身處繁華大都市的人渴望有一個世外桃源的精神寄托,而安于世界一隅的人想入世看看這個世界的模樣。人永遠都渴望著自己不可得之物。

第二集開始故事可以稱為許紅豆的有風小院友人賬,沿著這個外來者的視角,觀眾一步步走近了堅守木雕手藝的師傅,喜歡宅在屋里的社恐網絡作家,喜歡打坐的富商大叔,藏著秘密的咖啡師,追夢音樂人,慈愛溫暖的阿奶。

這才是大理生活的真實。

任何人物也不是活在真空玻璃罩里。他們都有各自的過去,如今也各有煩惱。

劇集沒有美化現實,也沒有煽情渲染。

而是聚焦一些平常小事,發現其中的美好和樂趣。

比如看到謝之遙為謝阿奶(吳彥姝飾)洗頭,許紅豆會回想起自己的姥姥,故事里的人間小事背后蘊含的,是另一種看待世界的方式。

這才是治愈社畜疲憊心靈的真正良藥。

前六集看下來,整部劇集就是慢悠悠的,輕輕松松的人物、劇情、人物關系,伏筆被埋在故事里,偶爾博你一個會心一笑,角色們面臨的困境,與觀眾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有所呼應,觀眾也在不知不覺中,仿佛跟著許紅豆一起住進了有風小院,這樣的治愈才是真治愈。

3、演技:劉亦菲生活化演技不俗,李現演「村主任」恰如其分,實力派演技沒得說

越是生活化的劇集,越是考驗演技。

本劇的演員陣容可謂相當用心了,劉亦菲、李現領銜主演,胡冰卿、牛駿峰、吳彥姝、董晴、趙子琪主演,楊昆、傅迦、焦剛、涂松巖、劉佳、郝平、龔蓓苾、姚安娜、吳倩、曾舜晞、史彭元、劉美含等,老中青兼具,個頂個的會演。

第一位值得重點關注的,劉亦菲。

《夢華錄》除了讓觀眾再次看到劉亦菲的神顏,也再次證明了她的演技。相比趙盼兒,劉亦菲對許紅豆的演繹顯然更松弛更生活化了。

剛開場一身精致的制服與妝容,走路頭髮絲都紋絲不動,從穿著、神態到言行,劉亦菲演出了一架精準運行的鐘表,一張口,一開腔,台詞就把人瞬間帶入到我們見過的酒店大堂經理的狀態中去。

劉亦菲的表演讓我相信許紅豆是一個三線小城出生,讀書在北京,工作在北京,憑借艱辛努力在30+的年紀在五星級酒店晉升為酒店前廳經理的普通人。

到吳倩出現,劉亦菲很快顯出人味,接下來和閨蜜的告別戲劉亦菲演得非常有感染力,三段吃飯戲情緒遞進,看完很難不動容。

第一場是和自己母親打電話說到了李南星的病情,掛了電話吃飯,吃什麼菜都如同嚼蠟;

第二場是陪閨蜜吃飯,想到了她那些還沒來得及實現的夢想忍不住落淚;

第三場也是劉亦菲演得最動容的一場,聽完閨蜜最后的留言后她終于放聲大哭,一邊強迫自己吃東西,一邊難過地落下眼淚,奮力咀嚼仿佛一場和閨蜜最后的告別。

食物代表著溫暖和團聚,正是通過吃飯這件生活中的小事,才更能演出真正的崩潰和切身之痛。

進入有風小院后劉亦菲的表演狀態再次做出了變化,剛到的時候是與民宿的人都保持著客氣與疏離,仿佛是個局外人,內心則帶著悲傷的暗流涌動。

隨著融入小院,和對他一見鐘情的謝之遙遛彎,和馬爺一起打坐、品茶,和社恐的大麥被叫去做鮮花餅,整個人物狀態才真正放松下來。

我認為前六集劉亦菲的表演精準又恰如其分,但要給觀眾更多驚喜,就要看她如何演出許紅豆這個角色的成長。

第二位,李現。

讓李現演謝之遙確實不做第二人選,因為他的氣質太適合演出這種憨厚的暖男角色,不論是韓商言還是謝之遙,都在觀眾的蘇點上蹦跶。

謝之遙是讓所有人都信任的村草,在村子里走街串巷毫無違和感,在團隊里又有指揮若定的一面。

如果要對比,那就是韓商言只用管一個游戲戰隊,謝之遙則要操心整個村子的事。

李現演這個角色最好的地方是毫不用力,輕輕松松就把角色的狀態演對了。

觀眾看到他爽朗的笑容和清新的氣質就很容易融入村子,仿佛煩惱也一掃而空。

很多人會期待所謂的炸裂演技,其實生活化的表演才是最難也最難得的,不是時時刻刻炸裂才叫會演戲。

第三位,吳倩。

吳倩出場時間雖然并不長,但她對于角色的演繹生動又細膩,給觀眾的印象太深了。

尤其是該角色在知道得病那一刻的反應,還有得病前后的狀態反差,吳倩演得都極其精準,

那種自然而然的憔悴感和囑咐閨蜜吃東西前看一眼是否過期的放心不下,都被融入到細膩的表情里,演員臉上的雀斑清晰可見,好感度則倍增,所謂驚鴻一瞥,說的就是這樣的表演。

第四位,涂松巖。

作為編導團隊的老班底,這次他飾演的馬爺,幾乎是專業打坐背景板,每次登場都有專屬的古箏音效,白天自動開啟「飛行模式」,但時不時也會對著小院里的貓來一段八段錦。

人物輕易不說話,開口就是金句,比如「什麼都可以的人最難伺候」 「生命在于靜止」「不懂最好」。

這樣的喜劇人肯定不占據主戲,但有他的戲份就很有趣。

第五位,吳彥姝。

這幾年出鏡率極高的吳彥姝這次的阿奶角色依然討喜,看著她就有一種歲月靜好的感覺,看他暴揍謝之遠是前幾集觀眾最開心的段落。

這位老演員最驚艷的地方在于每次都演配角,但卻能在有限的戲份中仿佛將角色長在身上,

這樣的好演員絕對是觀眾的福氣。

劇中的實力派很多,還有董晴演的負責的謝曉春,楊昆飾演的熱情的阿桂嬸,都給觀眾土生土長的既視感,但一個個人物接地氣了,故事就有動人了。

4、突圍:田園治愈劇如何做爆款?《去有風的地方》走出了一條新路子

也許之前很多人都想不到,曾經日劇最擅長的治愈題材,如今卻開始占據國劇屏幕。

但在習慣了強戲劇性,強節奏的國內觀眾這里,田園治愈劇到底怎麼拍,絕對是個難題。

《去有風的地方》從兩個方面完成了破局。

一是題材手法上創新。

劇集不但選用的是田園題材,在故事上也徹底放棄了追逐戲劇沖突,就是踏踏實實講好一群善良普通人的生活、情感,去捕捉那些微小的美好。

整個故事都看不到傳統都市劇里的勾心斗角,人美,景美,畫面美,音樂也恰到好處,沒有過分制造沖突,寫實的劇情娓娓道來,像一首田園詩般治愈。

這種手法無疑是巨大的冒險,習慣了重口味的觀眾未必接受,但事實證明治愈故事也可以打動人心,觀眾仿佛隨著各個角色一起在風中尋找著生活的答案,首播收視證明這場冒險是值得的。

二是主題上真正的走心。

田園牧歌的理想,更像是虛假的遠方。

于是,便有了各種網紅下鄉擺拍。

但觀眾真正喜歡的田園治愈,不是靠虛假故事賣慘,更非格格不入的做作。

努力生存才是生活的本質。真正的治愈都會落到「人情」上。

田園牧歌的外表下,最動人的,還是人與人的關系。

風景背后的人與人情,才是《去有風的地方》最治愈的地方。

故事很容易讓我們這些漂泊在外的人有種回家的感覺,鄰里之間互相送點包子米粉,誰家有事都一幫人操心,出門都是認識的熟人,言語中都是最真摯的情感,這樣的生活氣息才最讓人心曠神怡。

雖然普通人的生活少不了無力感。

樸素的故事中總藏著一層無奈——《去有風的地方》里,生活沒有那麼多的奇跡,夢想經常無處安放。

故事里給出的困境,接地氣到每個人都可能會遇見,但劇集的終極治愈是: 生活里的酸澀無奈,未必都有正確解法。

田園牧歌般的生活其實并不存在,但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

重要的不是逃離,而是面對人生的考驗時,應該展示出怎樣的態度。

許紅豆自我調侃「找個沒人認識我的地方,認認真真當個沒用的廢人」,這也是一種選擇。

治愈題材過去國內很少,現在正是時候靜下心來,慢慢品味。

不一定要去有風的地方,我們也終究可以治愈自己。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