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最虐心的一幕來了。
步音樓被慕容高鞏從西蜀帶回了皇宮,肖鐸失勢。
「匪寇不滅,不得回京」
「步音樓侍寢有功,冊為端妃」
誰能想到最會扮豬吃老虎的慕容高鞏,不過短短幾個月,便開始絕地反擊。
他不再聽信肖鐸的一面之詞,似乎早就忘記了當初自己是如何被肖鐸扶持上位。
此時,他滿心都是想要步音樓成為自己的女人,畢竟,從一個廢人,成為如今高高在上的皇帝,這一切的初衷都是為了步音樓。
說到底,慕容高鞏也不過是個可憐人。
少時不得寵,壯年被壓制,即便成為了皇上,還要被一個宦官拿捏。
就連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也不愛他。
慕容高鞏對步音樓一往情深,他把她從死神手里救出來,封了妃位,最后連皇后之位都給了她。
可是步音樓從未愛過他。
步音樓沒有榮安皇后的權勢,也不如步音閣那般風情萬種,可是荒唐的慕容高鞏偏偏認定了她。
這最初不過是因為年少時的那一束光。
後來,步音樓成了證明他操縱權力的見證。
讓太妃,成為自己的妃子,就相當于同天下昭告,此時的慕容高鞏早就不是以前那個燈籠王爺了。
從前那個被逼得同下人下跪的王爺,如今站在了權力的頂端。
一、第一束光
步音樓的父親以前是太傅,慕容高鞏在步府讀過書。
作為皇宮中最不受寵的皇子,慕容高鞏常常被人欺凌。
他生母靜妃慘死于后宮爭斗,無人庇護的他只能在委曲求全中自保。
他活得小心翼翼,即便他人一抬手,他都習慣性地抱住腦袋做出躲避姿態。
有一次在步府,其他皇子不滿慕容高鞏在步太傅面前告狀,便把他關在了一個漆黑的屋子里。
他只是瑟縮在墻角喊著不要留自己一個人在黑屋里,卻無任何反抗的舉動。
最后還是步音樓提著燈籠,發現了他。
「我叫步音樓,你怎麼一個人在這兒,我帶你出去。」
此后余生,步音樓與那個照亮他的燈籠,成了慕容高鞏人生中的第一束光。
這件事情,慕容高鞏一直心心念念了很多年,可是步音樓早已經不記得此事。
為了這束光,慕容高鞏不惜同下人下跪,求到肖鐸跟前,甚至要求只要能救下被選作朝天女的步音樓,自己的所有物都任由肖鐸拿取。
這時候的慕容高鞏很簡單,就想讓步音樓活著。
他在府中做了一個又一個燈籠,只為博得步音樓的歡心。
與步音樓初次見面,他莽撞得如同一個孩子,不小心跌入湖中,第一反應不是怪罪他人,而是擔心自己在步音樓心里種下了糟糕的印象。
其實,這麼多年沒見,步音樓與他沒有任何交集,慕容高鞏不過是錯把當初的感動當成了愛情。
自從母親去世后,他不曾體會到溫暖,而步音樓的那個燈籠,讓他堅信這世上有還有在乎自己的人。
他救步音樓,也不過是為了留住這世上唯一溫暖過自己的光,這是慕容高鞏的執念,也是他的心魔。
二、第二種人生
沒有成為皇帝之前,慕容高鞏的心愿就是希望步音樓能夠平平安安地活著。
可是後來,榮王意外身亡,肖鐸把他送上皇位,他想要的也多了起來。
他對步音樓的占有之心越來越明顯。
步音樓不愛他,一開始,他確實想要給步音樓自由。
可是,在旁邊太監的煽風點火下,他開始想要步音樓成為自己的女人。
「只有您走到萬人之巔,那娘娘才能夠常陪在您身側。」
以前,他沒權沒勢,只能靠仰人鼻息地活著。
可是現在,他是整個大鄴的掌權者,天下都是自己的,更何況一個女人呢?
靜妃娘娘去世得早,慕容高鞏根本不知道愛是什麼,他只能在身邊太監的牽引下,為了步音樓去爭奪權利。
其實太監孫泰清一心勸誡慕容高鞏把步音樓留在身邊,并不是真正的護主,他不過是想要慕容高鞏守住皇位。
靜妃在世的時候,孫泰清就在慕容高鞏身邊,對于慕容高鞏的能力,他一清二楚,也深知慕容高鞏根本不是做皇帝的料。
可是為了擺脫提前那種戰戰兢兢,低三下四的生活,他必須讓慕容高鞏堅信自己成為皇帝是天意使然。
他知道步音樓是慕容高鞏的心病,因此他一直打著步音樓的幌子,一步一步誘導慕容高鞏來護住手中的權力。
慕容高鞏就這樣以取得步音樓歡心為由,開始收束權力,先是從東廠手里拿回批閱的權力,接著開始分散肖鐸的權勢。
他努力做一個說一不二的皇帝,終于擺脫了以前的那種人生。
他說:「皇城太暗了,暗得沒有一點光,而她就是我心里的那盞燈。」
以前作為王爺,步音樓是他執念中的那盞燈,如今,他過上了第二種人生,所有人同他伏低做小,可是他卻看不到他們的真心。
步音樓是依舊是他得不到的人。
于是他更想擁有步音樓。
因為只要步音樓臣服于自己,才能真正地證明自己無人能妄斷。
畢竟,步音樓算是見證自己從卑微到強大的目擊者。
于是,在榮安皇后的挑撥下,慕容高鞏不顧一切地來到了西蜀,帶步音樓回了宮。
面對步音樓對侍寢的排斥之心,他一怒之下昭告天下,步音樓因為侍寢有功,封為端妃。
正所謂殺人誅心,慕容高鞏這一招真是狠。
原著中,步音樓侍寢,天下人盡知,肖鐸也因此強迫步音樓與自己發生了關系。
劇中,肖鐸也以為步音樓背叛了感情,既恨又痛。
三、第一把火
「萬歲爺想要娘娘是什麼,娘娘就得是什麼,無人能妄斷萬歲爺。」
這是孫泰清整日在慕容高鞏耳朵嘮叨的一句話。
後來,慕容高鞏確實也成為了這樣的人。
書中提及,他無視群臣的輕慢,與南苑王的側妃步音閣糾纏不清。
最為不堪的是,他竟然把懷有自己骨肉的步音閣嫁給了他人。
這時候的慕容高鞏簡直是喪心病狂。
他甚至得知了肖鐸與步音樓的感情后,自己明明與步音樓的關系已經降到零點,可他還是不顧一切地立步音樓為后。
「朕惟道原天地,乾始必賴乎坤成。今有噦鸞宮端妃,純孝謙讓,秉德安貞,恪嫻內則,當隆正位之儀。朕仰皇太后慈諭,命以冊寶,立爾為皇后。自此贊襄朝政,與朕坐立同榮,無忘輔相之勤。茂祉長膺,永綏多福,欽此。」
從端妃到皇后,并不是慕容高鞏愛的深沉,而是他燒向群臣的第一把火,也是燒向肖鐸的第一把火。
即便冒天下大不諱又如何,沒有人可以妄斷自己的決議。
肖鐸曾經權傾朝野又如何?深愛步音樓又如何?
步音樓一輩子身上都有背負著大鄴皇后的名。
為了步音樓,肖鐸一輩子只能效忠自己。
後來,步音樓為了離開皇宮裝瘋賣傻,聯合彤云和肖鐸布置了一場大火,最后假意喪身火海。
即便這樣,慕容高鞏依舊不曾廢掉她的皇后之名。
寫在最后:
慕容高鞏這一生所有的成敗都因為步音樓。
為了步音樓,他拼命往上爬,走到了權力的巔峰。
甚至到最后,他都分不清自己究竟是為了野心還是步音樓才成為皇帝。
大概兩者都要有。
步音樓是他生命的光,也是他追逐權力的光,更是捍衛自己地位的光。
因為步音樓是他永遠的愛而不得,是對他權力的質疑與挑戰,所以步音樓「至死」也只能是皇后。
這是慕容高鞏唯一的力所能及,也是他的無奈與反叛。